目前經過了超過400天漫長的擠乳生涯後(不曉得會再持續多久),將每日陪伴我有點辛苦又不會太辛苦的擠乳必備工作,整理出這篇個人使用的擠乳用具心得如下:
1. 擠乳器(主角)
¨ 好處:(1)現在的家庭大部份為雙薪家庭,擠乳器可提供給工作的婦女一樣可以提供寶寶最好的營養 (2)節省擠乳時間
¨ 電動單/雙邊:想想擠乳的歷程,還好那時是買雙邊,雖然較貴,但是這一年多以來,卻節省了很多的時間;還好那時挑了一台不錯使用的擠乳器,讓我整體過程都還算十分順利.
[推]貝瑞克
|
韓國貨,懷孕那時去爬文,剛好爬到大家都推貝瑞克,所以,老公就買了一台雙邊給我使用,剛開始在醫院時,有試著用這台吸,真的是很痛又吸不出來哩,我從第三週開始使用,一直到現在寶寶已經一歲多了,在公司都是靠這台機器在幫女兒帶便當,整體而言我覺得這台還算蠻優的,很夠力(使用了一年後,仍然很夠力),有開關閥可以調整強弱,都沒送修過,吸起來不會不舒服,聲音也很小聲(現在會調強一點,當然聲音也會比較明顯,但都還可接受),只是重了點(所以放公司使用);配件曾經在沖洗時掉了一塊小墊片(一片也要價56塊),都不曾壞掉過;配件和美樂的差別,在於它有按摩功能的花瓣,個人覺得吸起來比較舒服,而且喇叭頭那裡的設計較好,乳汁比較不容易跑到吸管中,比較不容易造成機器故障. |
[推]美樂
|
公司提供的擠乳器是美樂醫療級的,使用起來也不會不舒服,也有強度的控制,只是公司使用的人多,難免機器使用年限過久,聲音會比較大聲. 公司的擠乳媽媽大部份都還是買美樂雙邊在使用,大家都覺得還不錯用,不過吸力會因為使用較久而變弱. |
[推]AVENT手動
|
英國貨,剛回公司上班時,因為只有一台電動擠乳器,所以擠乳器都要上/下班帶著,加上那時都還有帶一些食物到公司吃,所以,上/下班都好像在搬家一樣,剛好那時我嫂嫂有借我一台AVENT手動的,第一次使用完真的有點讓我驚訝,原本覺得手動應該會很累吧!居然一點都不累,而且還擠的蠻乾淨的,成了我放在家使用及外出使用的母奶便當機;不過有些配件是消耗品,像小白花就被我用壞了3個左右(可能長期使用,再加上比較用力,就會出現破洞,出現破洞後,常常擠到一半小白花就會跑上來,實在很麻煩),矽膠閥門也換過一次,還好它原本一組裡面都有多幾個消耗品可以替換,還蠻貼心的.***小白花可買AVENT電動的白色鴨嘴來替代使用,白色鴨嘴比較耐用(感謝corn提供)*** |
貝親 |
同事有使用過,聲音真的很大聲,不過是儶帶很方便的電動擠乳器,可裝電池使用,在戶外也不用找電源. |
¨ 使用佔有率:公司的擠乳媽媽大部份都還是買美樂雙邊在使用,其次則是貝瑞克,再來就是純手動AVENT.
¨ 比較表:
|
電/手動 |
聲音 |
攜帶性 |
故障率 |
配件 |
吸力 |
價格 |
貝瑞克 |
電動(雙) |
優 |
重,要有電源 |
低 |
不易壞 |
強 |
2800 |
美樂 |
電動(雙) |
優 |
稍重,要有電源 |
偏高 |
不易壞 |
強 |
2600 |
AVENT |
手動(單) |
特優 |
特輕,不需電源 |
X |
易壞 |
中強 |
1000 |
貝親 |
電動(雙) |
吵 |
輕,可裝電池 |
低 |
不易壞 |
中強 |
1200 |
¨ 適用時機:
|
雙手萬能 |
電動擠乳器 |
手動擠乳器 |
第一週 |
[推]乳腺較不通,建議手擠,乳腺比較不會阻塞. |
即痛又吸不出乳汁. |
手動擠乳器更不可能擠的出來. |
第二週~ |
乳腺尚末全暢通,此時仍要手擠以保持暢通. |
[推]開始乳腺較通了,此時使用電動擠乳器較適合. |
乳腺尚末全暢通,此時使用效果並不好. |
第二.三個月~ |
乳腺已經通到不行了,就別再用手擠了,會粉累人. |
電動擠完,再用雙手排乾淨. |
[推]開始使用手動會覺得超級好用.(比電動還好用) |
第十個月~ |
X |
[推]由於乳腺開始萎縮,奶量減少,使用電動較夠力將乳汁吸出,也比手動擠乳器更快有奶陣. |
由於乳腺開始萎縮,使用上較不夠力,奶陣較晚出現. |
¨ 這位媽媽使用美樂+AVENT,裡面道盡了幾乎每個人的使用經驗,可以參考一下.(Link)
2. 母乳袋:
¨ 現在有母乳袋這種東西,個人真的覺得好處多多:(1)工作因素,小孩在南部給公婆帶 (2)母乳過剩時,可先存起來,以便後期乳汁不足時,可搭配喝.
¨ 在使用時,不可裝過滿,因為冷凍後會膨脹,太滿會使袋子破掉.
¨ 冷凍後,移動時,不可摔到,因為袋子硬化後,摔到會破掉.
¨ 退冰時,請隔水加熱;我通常都是前一天拿到冷藏去退冰,退成液狀後倒入玻璃杯,再依寶寶需要量倒出使用.(當天即要喝掉)
[推]六甲村250ml
|
(1)可裝的容量是我找過母乳袋裡最大的. (2)不需要另外貼標籤,袋子上有特別放一塊可以使用原子筆寫姓名和擠乳日期的地方,將封口的黏貼處撕除,往內折後,即可黏上,這點個人覺得非常方便 (3)這款價格也沒有貴太多,有陣子因為奶量過剩的太多,所以,4個月後大部份都使用這款來儲存母奶比較可以裝下多一點的奶水. (4)退冰時,下方有兩個截角可撕除,也是另一個設計小貼心的部份. |
一盒20個140元(@7) |
不易破 |
kaneso 200ml |
這是老公朋友提供的,也還不錯用,它有出另一款底部是斜的,退冰後,應該也很好撕除. |
恩典牌 |
不易破 |
Jamboree 200ml |
在漪漪出生後第三週時開始使用,那時也沒想到會用到母乳袋,沒survey過,也因為價格較便宜,所以,前三個月都使用這款,這款較上兩款薄一點,是平放型的,要另外寫標籤貼上的那種. |
一盒20個99元(@5) |
易破(有摔必破) |
Donbaby 210ml
|
和Jamboree外觀長的一模一樣,只是袋子較厚一點. |
同上 |
易破(有摔必破) |
AVENT母乳杯 |
曾經看同事使用過,不過我覺得應該是當天要拿回去給寶寶喝的比較適用,若要放長期,可能會需要很多杯子,花費當然更是可觀. |
|
|
3. 清潔棉
我本身是沒有使用,不過公司後來的一批哺乳媽媽都有在使用,其實我覺得真的清潔一下也比較乾淨;清潔棉撕開就可以使用,當然是很方便,但是擠一次就要用掉一包(2片),感覺也是一筆花費;我倒覺得可以使用清潔小朋友口腔的不織布巾泡過熱水,等稍微涼了以後就可擦拭,比較省錢.
4. 防溢乳墊
防止奶水外漏弄溼衣服,回公司上班後才開始使用;有時候到擠奶時間,開會走不開時,不會讓你坐立難安、擔心會弄溼衣服而尷尬;不過我大約只用了一個多月(大約寶寶近四個月),之後就很少用了,通常超過擠奶時間1.2個小時內都還不太會自動流出.
5. 冷凍櫃
GEMA吉馬 108L
|
為了解決母乳過剩又找不到冰箱可以冰的問題,可以考慮買一台冷凍櫃來使用,除了可以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,亦可將母乳和一般冷凍食物隔開,避免長期冰下來有異味造成;我通常都會將每天帶回的母乳先凍在家用冰箱,等收集一週後,再使用拉鍊袋將6.7包母乳打包起來,送進冷凍櫃疊好,再將下週要喝的奶棒拿出來放家用冰箱,這樣就不用每天開冷凍櫃,以保持鮮度;使用拉鍊袋也提高了我整理母奶的效率,不用一包一包疊,一次疊一袋速度快,又不用擔心日期亂掉. |
6. 清潔用品
<圖後補> |
(1)奶瓶刷:貝親奶瓶刷,蠻好使用的,有兩層,外層是海綿,可以輕鬆吸掉母乳的油質;中間夾層是比較像菜瓜布那種材質,可以洗掉附著在奶瓶的粉狀物質,像米精、奶粉等;擠乳配件較大件的都使用此刷子清洗. (2)奶嘴刷:因為喇叭頭裡面奶瓶刷伸不進去,所以,此時就可以使用奶嘴刷來清洗;另,貝瑞克的藍色小閥是可以拆下來用奶嘴刷清洗的噢!不然久沒清洗,裡面會有一層奶垢呢! (3)清潔液:nac nac的清洗液,成份為天然植物成份,可以拿來洗蔬菜水果;因為母奶還蠻油的,平常時候會用清水沖洗擠乳配件,但最少一週會使用清潔液清洗,以免配件用久了會黏黏的. |
7. 奶瓶消毒器
Nac nac的消毒鍋,烘乾和消毒的功能可分開,可調整烘乾的時間,若沒有滿鍋在烘,可選擇烘40分鐘即可;在家使用的AVENT除了壓的把手和喇叭頭蓋沒丟進去烘之外,其他配件都會丟進清毒+烘乾;在公司,公司提供的消毒鍋是前一代的nac nac,貝瑞克的配件清洗完,全數丟入清毒+烘乾.
8. 樂扣樂扣密封盒
用來裝烘乾好的貝瑞克配件,阻隔空氣中的灰塵,在下一次使用時,不用擔心配件受污染的問題;AVENT烘好,我則是使用拉鍊袋裝,只是拉鍊袋不易清洗,使用保鮮盒可以重覆使用是比較好的.
9. 保溫(冷)袋
把做好的母乳便當帶回家的過程中,不免擔心退冰的問題,使用保溫(冷)袋可以保持母乳的新鮮度;公司有哺乳媽媽用硬殼式的,小小一個,大約可裝下5包左右的母乳,個人覺得挺不錯的;我本身是都在公司打包放冷藏,再帶回家後再送冷凍.